威廉希尔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预约
 
预约

开放实验室学生使用申请表.doc

公共卫生学院实验中心教学实验室对外开放制度


一、教学实验室开放的意义

1.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是高等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教学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高师生科研水平的重要场所。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向学生开放教学实验室不仅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室开放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促进学生学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本院现有教学实验室资源效益或创造必要的条件,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和开放内涵。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实验中心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平台和专项实验室向本院师生开放。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指导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式指导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规范实验室开放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三、实验室中心和实验项目简介
  实验教学中心主要面向本科生实验教学。现有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平台和专项实验室。地点为大学城3号楼1层至5层。

  每学年开学初,各实验室向师生公布所拥有的实验能力,包括主要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可开实验项目等。若实验室完成新建、改建、扩建的应及时更新可开实验信息,便于师生选择实验。

四、实验室开放的形式与内容 
  实验室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要求,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确定开放内容。具体形式分为学生参与自选实验课题型、科研型、科技活动型等,内容应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

1、参观实验室。为了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了解学校实验室建设情况,仪器设备状况及其功能、鉴定水平,欢迎学生进入实验室参观;

2、必修课、选修课教学计划内基本型实验内容。学生为了更好地掌握课内实验操作技能,于课外时间可进入实验室操作,继续完成课内实验要求(课内实验不认真者,拒绝于课外时间进入实验室)。

3、必修课、选修课教学计划内实验和课外实验相结合的开放型实验内容。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做好课内实验之后,对于一些内容涉及面较广,如部分先导问题,或后续延伸问题,学生有积极性作为自选项目,可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4、学生自己设计的创新性实验。此类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和步骤,经指导老师同意后进入实验室。

5、自选实验课题开放型实验。学生参加由实验室管理中心公布的实验教学计划以外综合型、设计型的实验,包括实验室开放立项、科研立项和兴趣小组活动。

6. 参与科研型开放实验(以研究课题为单位)。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初步研究能力,可以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科研室,联系相应实验室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

7、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课题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场所、仪器设备等。 
五、实验室开放的组织管理 
1.预约申请 
  进入实验室应事先向相关实验室提出实验预约申请,在实验中心填写申请表,经批准后,在3个工作日内安排实验。安排实验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实验室。(实验申请表见附表)

2.学生必备工作

    学生自选实验项目进行创新性、设计型实验,在进入开放实验室前应认真阅读与实验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制定计划,做好实验实施方案、步骤等有关实验准备工作。

3.教师必备工作

    学生要有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须有导师签字同意。各开放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应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技术人员在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后,首先介绍实验室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同时指导学生操作仪器设备,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六、实验室开放时间

    实验室开放时间安排在计划教学实验课内和不与正常实验教学活动冲突的时间进行,包括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外活动时间。有条件实施全面开放的实验室,执行每天8:00~18:00的“全天候”开放制。

根据实验要求及早申请。特殊情况可以提前安排,例如利用正在开展的实验或者急需的实验。具体时间由实验室根据实验要求和情况决定。

七、实验室开放的记录管理

1、实验室要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记录工作 
   进入开放实验室实验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中心的管理,按照规范操作,自觉参与实验管理。损坏仪器设备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赔偿制度规定处理。实验技术人员对每一次进入实验室完成的实验都要有实验情况记录。

八、实验室开放管理人员记酬 
  参加开放实验的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与酬金计算办法,由实验管理中心于学期结束前,根据开放记录计算相应的工作量。

  

  

                                                                     预防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2012-3-1